2011年3月23日星期三

攝影新鮮人--(4) 甚麼是快門?

可按圖檢示原文
 我們拍下每張照片都要先按下「快門」,按下快門時大家都會聽到「咔擦」一聲,然後拍攝相片的步驟就完成,相機內有甚麼裝置使拍攝時會出現這聲音呢?我們俗稱「失打」的快門(Shutter),又怎樣影響我們拍得的成像呢?

  •  快門裝置是怎樣的?
當我們按下快門的一瞬間,相機內的快門簾會打開,讓光線進入感光元件,然後再根據先設定的快門速度關上,影像就在這開合間被記錄下來。早期控制快門的裝置是把鏡頭蓋拿走作曝光,然後再依據特定時間蓋上鏡頭蓋。現在的相機快門已改進在相機內的焦平面快門或在鏡頭內的鏡間快門,而大部分現時使用的相機都使用焦平面快門。焦平面快門的裝置設於感光元件前端,由橫向或豎向的兩組金屬薄片組成幕簾,完全隔絕鏡頭與感光元件之間的光線。 

  • 如何控制快門?
快門的操作有如水龍頭的流水量形式,快門的開關時間代表水流經過水龍頭的時間,使影像曝光正常。我們可把水所累積的高度,看成曝光的程度,當水龍頭開啟的時間(快門)愈久,而流水量(光圈)不變,水所累積的高度(曝光程度)愈高,換言之得出的影像會愈光亮。
  • 快門小實驗
我們先將所有拍攝設定固定(即是除了快門,感光度和光圈速度都設為不變),然後把快門由慢至快分別拍攝三張相片,就像以三段不同長度的時間開啟水龍頭,把水的高度顯示出來一樣。我們可發現快門開啟的時段愈長,相片的曝光度愈高。
按下圖片以檢示原相
 
  • 快門的標記與效果
快門的單位為秒(s),它用來控制快門簾開啟時間。理論上,數值愈快,入光量愈少,有助凝結高速的動作;相反,快門愈慢,入光量愈多,可表達出物件的動感。另外,快問同樣是以「一級」(Step)作為一個調整單位,而在現代的數碼相機上,相機可以容許用家在這「1級」快門中間,額外以「1/2級」或「1/3級」微調。而每「1級」快門,光線通過快門簾的時間差距會是一倍,所以在光圈值禾感光度不變的情況下,當快門速度調快一級,相片的受光幅度將會是之前的一半。以下,我們以四張不同快門所拍攝的相片,具體表達流水因快門速度改變而拍得的動態,快門的速度標記順序如下:
按下圖片以檢示原相

  • 快門先決模式
不少相機都能讓用家調整快門速度來拍攝,這種單純以人手調校快門速度,然後以相機作半自動曝光的拍攝模式稱為「快門先決」(Shutter Priority)。在CanonPentax系統上,「快門先決」會以TvTime Value)來標示;而在其他品牌,則會以S作為代表。
  • 快門的運用
高速快門的例子:
按下圖片以檢示原圖
慢速快門的例子:
按下圖片以檢示原圖

  • 你要知!
正常人手持相機使用1/125s快門所拍攝的相片大多都很清晰,不過當快門低於1/60s,我們的手震程度會導致相機晃動,得出的相片可能變得模糊。所以如果要使用較慢快門,大家可以在拍攝時靠著附近穩健的物體(如欄杆、牆等),再在按下快門的剎那暫停呼吸,就有更大機會獲得清晰的相片。當然,使用三腳架支撐相機是最穩當的做法。

(原文刊於2010年5月14日 《DiGi 數碼雙周》#203 DC Freshman)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