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1日星期三

活躍於藝術層面的攝影家 劉清平

當我們走到街上,不難看見身邊的人都拿著相機隨處拍,有的是為了記錄事情,有的是為了令拍攝技術更進步,有的是透過攝影結識更多志同道合,但到底又有多少人利用攝影去進行創作呢?只要到網上相簿瀏覽一下,就可以知道利用攝影去創作的人有多少。今次有幸跟活躍於藝術層面的攝影家劉清平大談攝影創作看法。

  • 展覽作品的思維
走到劉清平在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的工作室,看到每張20"x30"的照片正在展出。跟他談起這些作品,他說相片尺寸是經過思量所定出來的。其實這大小的照片雖然在香港並不多見,但於外國展覽已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因為《薄如空氣》這主題是透過相中的空間感去表達,每張作品的構圖都層次分明,而全部作品都源於中國畫的直幅構圖,所以每張作品都是又大又高。因為作品的空間感較大,所以許多時候作品主體都變得很小或很鬆散,因此在每張照片的主體前面都會「存在」著一片看不見的空氣,於是就以此為題了。
另一輯《現在就是未來》的作品則與這輯完全不同,那輯作品每張都以3R展出,而拍攝的主體都帶著時代感,最特別之處就是他把每張作品的色調都修改至很低的飽和度,增加未來的味道,然後把每張作品都弄得殘殘舊舊的,讓每個參觀展覽的人去自由觸摸,增加作品與觀賞者的互動性。


  • 攝影創作的思維
因為作品十分細緻的關係,他曾經被問到是利用甚麼相機進行拍攝,原來他只是利用120去進行拍攝。他跟我們分享利用攝影去創作的看法,雖然攝影不像繪畫設計般從零開始,但絕對沒有被作品規限的感覺,因為全世界的空間大得很,你可以尋覓那些可以表達你心中意念的事物。相機只是一種像畫筆一樣的工具,只要練多一點,對攝影了解多一點,就可以充分利用相機去進行創作了。若然是利用數碼相機去拍攝的話,還需要經過後期製作的步驟,因為後期製作可以把顏色、銳利度及氣氛等調校,控制得好,作品都會截然不同。照片存在一種像真度極高的感覺,懂得利用此特性去加以發揮,就能造出跟別人不同,有點超現實的照片了。

  • 相對外地的藝術文化發展
進到工作室便看到那裡售價小克、楊學德、智海、何達鴻等等的繪本,以及產品,他們以這種形式去推廣自己作品的手法在香港很少,不過其實這種方法在一些較發達的城市都已經推行了很久,例如東京的展館旁都會有售賣藝術家產品的小攤位。這樣就能讓參觀者把喜歡的產品買下,讓他們對展覽有更深的印象,較書籍等的效果更好。如果要使大家更關注文化藝術的話,先要尊重創作的版權,這樣才能讓創作人發揮更多的創意。只要市民對文化有所要求,就自己能使政府更關注藝術文化的發展了。

  • 劉清平簡歷
劉清平,生活在香港。曾於香港理工學院學習設計及攝影。1984年第一次個人展覽《緣視展》,其餘的個人展覽有在 OP Fotogallery (H.K.)的《現在就是未來》、UMA G畫廊的《時間‧曝光》和加拿大多倫多INDEXG畫廊的《Thin as air》,曾參與香港,中國,台灣,東京、紐約等地的聯展。曾為《娜移》NuNaHeDuo (Dislocation) 攝影雜誌編委成員。作品得到香港文化博物館及中國廣東美術館收藏。
山晚晴空 攝影博客

  • 後記
跟劉清平聊天後,就發覺我們的視野還是很狹窄,他告訴我們廣州藝術館所放置的藝術品的規模是怎樣大,然後就發覺本地的文化發展真的較慢呢!去年的《影像香港-當代攝影展》為現今活躍於香港的攝影家及使用攝影影像的藝術家聯手成為與市民分享的平台,但由於展覽場地所限,所以有些攝影家的作品橫跨兩塊展版,這事情所反映出的,除了推動藝術文化的力量太小之外,還有的是甚麼,相信大家都會有些明白。盼望未來的本地藝術文化能夠讓每個市民自豪,這個願望是否難以實現,大家都心裡有數吧!


(原文刊於2009年2月6日 《DiGi 數碼雙周》#170 DiGi Talk)

4 則留言:

  1. 1984年第一個個人展,
    那他年紀應該有45吧?

    我記得理工太古設計學院要到1995左右才有攝影一科,
    他應該出來工作後才再進去進修的,
    否則年紀、首個展、進修時間好像有點矛盾!
    如果他是1995左右在理工進修(日間課程),
    雖然我不是讀攝影的,
    但我應該會見過他,
    可是我對他一點印象也没有,
    除非他是在我走了以後才進理工!

    回覆刪除
  2. 其實好似話理工之前仲未係大,定係咩前身咁架...

    回覆刪除
  3. 好似叫香港理工學院~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