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31日星期一

何兆南South Ho的光之道

  對於利用媒介去傳意的人而言,每一種形式的表達方法都是為了讓公眾接收到些信息。今次從現時於香港藝術館展出「香港當代藝術雙年獎2009」的得獎攝影作品中,找來一個參與其中的第四代香港人──攝影工作者何兆南South Ho,跟我們分享他對於攝影的看法。

以「窗」跟「鏡」比喻作品

每個展覽都能成為作者與市民之間的橋樑,對於參展者來說,能將自己的作品展示予別人觀看,就能有更多機會讓人了解其意念。今次展覽雲集了擅長不同媒介的藝術家,各展品都有不同的風格,South就將攝影作品分為「窗」和「鏡」兩大類。「窗」就是能反映現實的作品;「鏡」就是能反映拍攝者的內心,而South的作品「光之道」則是反映內心的作品。他透過拍攝晚間的行人隧道,反映自己對人生尋找光明的看法。透過今次展覽,市民對於他所表達的意念有所體會,這種認同感能促使他繼續向攝影創作進發。


從欣賞作品去衝擊思維

South於攝影上可謂無師自通,他並沒有正式修過任何課程,但從他拍攝的照片中亦能看出他的拍攝技巧。原來他大部分攝影得著都來自看書以及欣賞別人的作品,從中了解拍攝技巧,亦體會照片所帶出的意念。身為攝影組織「黑點」的成員之一,South在每次聚會時跟成員「切磋」,都可以從他們所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這都能讓他在攝影上有所改進。他表示,攝影是一種具現場感的表達媒介,需要身體力行去在「現場」拍攝,因為相片來得較易,所以亦容易產生拍攝的意念。在他而言,照片的表達形式跟內容都相當重要,一張的照片除了擁有力量之外,還得存在背後的意味。如果缺乏內容,它只是一件裝飾品;如果缺乏形式,就變了宣傳品,所以兩者都要兼備,才能成為一張好的照片。


改變人生的力量

前文提及過South並沒有修讀過攝影,然而他卻利用攝影去傳意,他認為透過照片可以改變一個人的看法。以第四代香港人去形容自己的South,除了因為出生於八十年代之外,另一個意思就是他的年紀還有許多變數,較容易接受更多的新思維,亦有許多空間去嘗試吧。身處香港,整個生活環境相對都比較好,年輕人容易形成安於現狀的心態。South盼望可以透過作品去啟發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輕的一代,去改變他們的價值觀,讓年輕人從思考去得著更多。


在所屬的視界內發揮

問及South如何拍攝好照片,他告訴我們千萬不要被照片局限自己的攝影,卻要找到自己的視野。有些人的視野偏向生活,有些人的視野偏向瞬間的畫面,先找到自己的視野,再在自己的視野內發揮到最好。看到他的照片大多都是黑白照,加上全是自己沖放的照片,就知道他對黑白照片的鍾愛程度。South指出,黑白照能使觀眾專注影像的形態,不會被色彩影響看者而忽略照片的內容。

  • 何兆南簡歷
攝影工作者何兆南South Ho,第四代香港人。2006年獲頒香港理工大學社會工作高級文憑,曾任雜誌編輯及攝影師。現專注攝影,酷愛黑白,偶爾在紙上寫點字,喜歡發掘各類寫實的攝影題材,表達自我存在的觀點。2007年參與香港職工會聯盟《回歸十年.香港工人》攝影展及書籍《鐵杆起義─千個紮鐵工人的36天》,2008年參與「影像香港─當代攝影展」,作品《光之道》獲頒發「香港當代藝術雙年獎2009」的年度獎,現為攝影組織「黑點」成員。

黑點

誰的視界?我的視界
  • 後記

透過與South Ho傾談能發現他內心有一種使命感,就是這種心態讓他繼續專注於攝影上。大家明顯都知道,香港對於攝影的重視程度不太高,若要專注攝影而不從事攝影工作就很難維持生計,所以他決心辭去雜誌編輯一職,完全專注攝影創作的決心很大。憑他堅定的意志,相信他定能達到自己在攝影上的目標!

(原文刊於2009年2月20日 《DiGi 數碼雙周》#171 DiGi Talk)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